高中物理竞赛生涯
随着这梦幻般的三天匆匆逝去,我高中三年的物理竞赛生涯算是画上了句号,这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这是一段坎坷的路途,却又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趁着记忆还没有被时间风化,我赶紧写下这篇回忆录。
(一) 初中
初中我也参加了物理竞赛,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记得初三的那个寒假,我很认真地做完了青岛市统一发的那两本小破书,就这样怀揣着幻想参加了初中物理竞赛。当时有个物理实验比赛,我和孙路一组,经过了大约一个月的培训与练习终于以青岛市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这个实验比赛的青岛市一等奖。这样我本可以直接晋级物理竞赛的第二轮青岛市初赛,但是为了练练手我还是参加了第一轮的校内选拔,结果考得还不错,貌似以刚刚及格的成绩考了我们青岛26中第一名。后来我才听说,原来别的学校还有好多人考到90多分(满分100分)……
青岛市那个初赛可真是一段令人痛苦的回忆…考场外面的操场上正在进行运动会,仅仅是进行运动会也就罢了,结果还有几个五音不全的伙计上去献歌,有两首歌我至今还不能把他们从记忆中抹去——《一千年以后》和《发如雪》,那鬼哭狼嚎般的歌声都快把考场里的我给折磨疯了。那两首歌其实本来很好听的,但从那以后我就有心理阴影了,就再也没有听过。
初赛的结果是,我这个我们学校的一号种子选手没有进入复赛,而赵一夫等人晋级了。我居然才得了个全国三等奖,这一结果令我伤心了许久。
(二) 高一
尽管初中的物理竞赛给了我不小的打击,但我实在是对物理太感兴趣了,如果不学物理竞赛我肯定不爽,于是就放弃了初中学得还不错的数学竞赛主攻物理了。
进我们青岛2中的物理奥校是需要选拔的,这次选拔又给了我巨大的打击。第一轮全是选择题,我基本上没有多少会做的,连蒙带猜总算给做完了,做完了我就觉得自己这就完了。结果不出意料,我好像连及格线都没考到,不过还好卡线进入了第二轮选拔。我印象中那次于君之貌似考了满分。第二轮是解答题,我貌似还做的不错,最终总分是卡线进入了青岛二中的物理奥校。
有惊无险地通过了选拔之后,我就去弄信息学竞赛去了,一直到11月中旬比完赛之后我终于又回归物理竞赛阵营。高一上学期过得很不顺,考了几次试都在物理奥校垫底,是张丞一直在安慰我。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我的人生观里没有半途而废。除了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之外,我还一直在做王林老师发的《物理题典》,当我做完时高中课内的物理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回想一下,其实高一过得比较混沌,做《物理题典》居然做了一年,真是不合算。
经过高一一整年的努力,我终于不是在物理奥校垫底了,高一结束那个暑假,王林老师选了几个人去浙大培训,我们这届就我、于君之和邱航去了,在《杭州浙大物理培训》这篇文章里有一些记录。后来我又去了武汉程稼夫的培训,见《武汉武大物理培训》。当时我的水平不大行,参加这么两个培训还是很管用的,见识到了很多东西。
(三) 高二
高二报到那天也就是9月2日我的生日那天,同时也是物理竞赛预赛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想到,我居然考到了165分(满分200分),高二最高分。这大大暴涨了我的士气。这样我幸运的进入了24届物理竞赛的复赛,只有我和于君之是作为高二学生去的。《考完了》记录了这次参赛的一些事情。拿到了物理竞赛的二等奖之后,我又去专攻信息学去了。
11月中旬我比完了信息学竞赛再次回到物理奥校时,发现我们高二居然就剩下9人了。写下他们的名字留个纪念:我 于君之 解曜 王文凯 李森森 邱航 董青 唐雪雁 崔文聪。
高二一年明显的比高一要忙。一星期一般有三天要上物理竞赛课,有时王林老师周六还把我们叫到他家里去上课,真是太令负责太用心了。可是我自从参加完24届复赛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怎么学物理竞赛。11月之前是学信息学竞赛,11月之后的一个多月主要是太兴奋太激动,结果过得比较颓废,在家就整天上网,在学校就看科普书,看了很多本,单是《A Brief History of Time》(《时间简史》的英文版)我就看了一个多星期。一直到12月左右我才慢慢进入角色。
寒假时候去济南参加了个培训,其实讲的挺烂的,我们就在那里颓废为主,大概就是在那里逐渐形成了扑克五人组,之后的每次培训总少不了扑克大战。
高二我主要做完了《金牌之路》那两本书,看完了程稼夫的《力学篇》《电磁学篇》。我总是感觉于君之做题做的暴多,我却总是做题很慢。
对了,差点忘了《费恩曼物理学讲义》,这本旷世牛书我在高一高二也花了不少时间看完了它的第一本,确实收获颇丰,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无聊地做题中间看看这么有趣的一本书绝对会增进对物理的兴趣。
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我们高二的所有人去济南和北京两地参加了培训,见《培训归来》。
(四) 高三集训
自从进入高三,我们就没再在班里上过一节课,直接就在实验楼402参加物理竞赛的集训。其实集训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苦难熬,我们每天上午做王林老师发的一套题(历届原题或者模拟题),下午和晚上自己随便看看书,其中也不乏玩游戏和下棋。
先说说我这几个星期做历届原题的情况。
第几届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分数 |
50 |
75 |
131 |
73 |
110 |
80 |
99 |
59 |
126 |
满分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60 |
160 |
22届及以前的分数线得在100分左右,23、24届分数线都在80分左右。可见我做的还是不怎么样的,尤其是16届和23届,真是做了些包子!我的24届分数其实是虚高,那届比赛我毕竟去年参加过,有几道题济南培训时老师都讲过了。曜哥做这些题都做得很猛,他的成绩貌似大多比我高,被尊称为402小霸王。
自己看书的那些时间我主要是看看自己的薄弱环节,比如:物态变化、电感、原子物理、表面张力、交流电等等。我个人感觉集训主要要干的也就是这个,看看薄弱环节会有较大提高,而再不停的像高二那样做竞赛书就用处不大了。
吃完晚饭到上晚自习之前的一个来小时使我们的颓废时间。大概有五六天我们去信息学竞赛的那个微机室打CS,剩下的几天就玩玩手机或者看他们玩PSP。在微机室玩CS比在网吧好多了,这个氛围绝对是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就这样一天的倦意就在枪声中消散了。
晚上我还经常找解曜下五子棋,我们两个水平差不太多,难分高下,下的很爽。反正即使是集训也不能总是学习,否则肯定得不偿失,这样玩一玩既可以休息休息脑子又可以让紧张的心理放松一下。
9月7号我们考了25届物理竞赛的预赛,这次的题改套路了,出现了选择题和填空题,题量还巨大,弄得我在写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正好收卷…
预赛的结果是我考了182分(满分200分),应该是我们学校的第一了。记得渠学春老师说过预赛考第一不是好兆头,复赛可能要考不好,我当时就不信这个邪,结果还真叫他给说中了。
王林老师还给我们请来了心理老师搞了一次心理座谈,还蛮有意思的。其实我的心理状态一直比较好,当时就想着反正已经有一个信息学一等奖了,这次即使考砸了也不要紧。心理老师讲的很多话都挺有道理的,比如说睡不好觉其实对第二天考试的影响只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只要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别慌了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让人紧张的考试是不可能睡着的。
(五)25届物理竞赛复赛
9月19日,我们收拾好行囊离开青岛去了济南。在动车组上,很多人都在看竞赛书,可是我一个字也没看,我是睡觉加听歌度过动车组的。因为我觉得在考试前面的一天看书已经没有什么知识上的作用了,反而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紧张,倒不如干些轻松些的事情比如听歌,还能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到了宾馆之后,我和王文凯达成了一致,晚上8点半就关灯睡觉。晚上9点的时候王林老师打了个电话叫我们去他那里,结果让我们以睡觉拒绝了,估计王老师会很诧异……后来我知道王老师叫我们去是玩那个经典的抢糖游戏。
9月20日我们7点就起床了,可是我并不像平常那样犯困了,不知是紧张的缘故还是昨晚8点半睡觉确实起作用了。吃完早饭后我们一起去了考场山大附中。先是有个竞赛委员会的人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我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然后我们就被带到了考场。
刚拿到卷子我就一惊,居然是8个题!往年都是六道或者七道题的,今年突然怎么变多了?第一大题是三个填空题,很简单结果我还做错了一个。第二题是个天体题,思路倒是挺容易的,可是就是算数是在挺麻烦,弄得我做这个题做了40分钟左右。我稍微浏览了一下后面的题,都不像是几步就能做出来的,都开始担心能不能做完卷子了。第三题是个力学题,应该算是很简单的一道题了,不过做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自己有错误,后来划掉又改,又耽误了一些时间。第四道是热学题,一看就是属于简单的那种,因为题目巨长,而题目的长度是和题目的深度成反比的,肯定不会很难。果然读题花了不少时间,做题时没遇到什么障碍。做完这四个题我用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半小时了,而总共的时间是三个小时,剩下一半的题时间却不够一半了,我心想肯定是做不完卷子了,决定放弃一道题,保住7个题。看了看第5题,电子运动的画图题,看了看马上就有思路了,就开始做,结果不顺利,做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弄的时间只剩下1个小时了,却还有3道题。看了看第六题,一开始我很惊喜,哇,这道题居然以前做过!!!结果仔细一看,原来给的条件不一样了,必须重新想另外一种用上题目已知的思路。第七题是个黑体辐射的题,第八题是原子物理,这两方面的东西肯定不会难,我就按照八、七、六的顺序来做后三道题了。做着做着就发现原来后面的题这么简单,每道题就用了十几分钟就OK了。这是我已经把整张卷子全做完了,还剩下20分钟。我狂检查,居然检查出那么多错,弄得我又有些慌了,还好时间剩下5分钟的时候我已经觉得检查的差不多了,而且考前我故意把表调快了5分钟,现在我的表已经指示着交卷时间11点半了。我决定放笔不做了,再检查很有可能在慌张中把对的改成错的。就这样,考试的最后5分钟我是瞪着眼直视前方黑板度过的。
交卷时我无比紧张,与考试前的平静成了鲜明的对比,交完卷子后我如释重负,然后就直奔厕所…
这次考试的总体感觉,简单,这是我考试之前就跟同学们说了的预言。再就是算数麻烦,极容易出错,因此考完了我虽然把题都做出来了可还是很担心。
下午王林老师搞到了答案,让我们估分。结果我发现我居然错了那么多题。热学题我用的方法和标准答案不一样,而且估计得不了几分了;画图像那个题我完全错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懒得仔细看标准答案了;黑体辐射那个题居然我没有考虑到圆盘有两个面往外辐射;原子物理的题有一问标准答案用正方体模型做的,而我用了球形模型……这次题这么简单我却考得这么烂…当时我估得分是100~110之间(满分160分)。
20号晚上我就比较紧张了,还不知道明天公布的成绩会是什么样子,结果我大约到了12点才睡着觉。
9月21日上午,我和凯哥一起去山大看成绩。我找青岛地区找了好久,才看到我的理论分是98分(满分160),排名40名。这个名次不算太理想,因为排名50名的人理论94分,我们只有4分之差,实验一旦做不好我就被挤出去一等奖了,省队就更无望了。于君之考的巨好,121分12名。还有个高二的伙计,侯冠荣,居然考出了103分34名!!!真是太强了!
下午我们考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测量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听这个名字挺简单,可是题目要求用电压补偿法测量,而且给了不少我不知该如何取舍的元件。补偿法我是见过,不过还真没自己亲笔设计过电路图,结果这个实验的前半个小时我的答卷纸一直都是空白的,我一直在草稿纸上不停的改这个电路图…我不能再继续拖了,一个实验一共就一个小时,我必须开始往答卷纸上写字了,于是就把一个不算太成熟的电路图画上了,开始不停的狂写实验步骤。开始想测数据时又忽然发现我的电路图画错了,结果不得不划掉原有的重新画了个自己觉得满意的电路图。这时只剩下不到20分钟了,我还没得到任何数据呢,甚至连导线都没碰。有妙语说,“剪不断,理还乱,是导线”。我要是照着我画得电路图来连导线,估计交卷了我也不一定能连对,于是就用了个最傻B的办法开始测量——直接测小灯泡电压,再测串联上的标准电阻的电压来算电流,也就是初中学的测伏安曲线的方法…手忙脚乱地测了六七组数据,结果还弄错了好几次,时间不多了,就匆匆的画了个曲线,甚至都忘了这条曲线不是一条直线了…打铃时我还在写最后三个字,幸亏我急忙给写完了。有惊无险。
第二个是光学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又是个看起来简单的实验。可惜给的仪器比较怪异:激光灯、带小孔的观察屏、玻璃砖、直尺、三角板、金属夹。就用这么几个仪器,任何我们学过的方法都不能用。我又是前20分钟答卷纸上没有写字,但是这次我想到的方法自认为绝对没有问题了。在答卷纸上狂写了一通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之后,摆弄了一下仪器做的还挺顺利,还剩下一刻钟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实验给搞定了,看看旁边的人,还在忙碌呢,心想虽然我第一个实验做的乱七八糟,但这个实验应该稳了。不过也有一点地方令我疑惑,我做这个实验从头到尾都没有用上金属夹,至今不知道那玩意儿有什么作用。经过了漫长的一刻钟,终于收卷了。
21日晚上我们请王林老师吃完饭后,就回去打扑克,一直打到两点多我已经睁不开眼了为止。第二天也就是22日,我和王文凯却起得出奇的早,6点半左右就同时醒来了,而且也睡不着了,接着我们就开始聊天。大概我是太紧张了,太担心我会从一等奖线里掉出来。王林老师来找我们时,他已经知道最终的名次了。我两个实验的得分分别是11分和12分(满分各20分),总分是121分(满分200分),总名次31名。看来我实验做的还挺好,不,应该说他们实验做的都挺烂,我的名次还往上升了9名。这样就放心了。于君之总分131分,22名;侯冠荣总分120分,33名。这样,我们学校一共三个一等奖,虽然没有人进省队,但是已经实现了青岛二中的历史性突破——连续n年2个物理竞赛一等奖。不知王林老师失望和高兴哪个更多些。
我的竞赛都已经结束了,该转换角色回班好好学习课内知识了。我落下了那么多课,不知何时能补回来。无论怎样,只要努力过就好。
和我的一年前如此相似。。。
时间过得好快 颓废了半年 又看了个开幕式 俺就成大学生了
我今年也高三了
很巧的一样是信息学和物理得了省一
祝贺取得好成绩~
这么巧啊…同样祝贺你!
呵呵,祝贺祝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你的奋斗
恭喜:-)
走走 同时找几个连接
过来走走 同时找几个连接
http://www.zhengzhijia.com/
http://www.iphonedesign.cn/
呵呵还记得我当时用的书是《金牌之路》,谁编的早就记不得了呵呵
我是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这里,算是一点缘分。感觉你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爱好相对广泛,思维活跃。很欣赏你的才华,我会常来看看你的大作,受益非浅呀。以后在聊吧。
大牛太牛了。
如果真心喜欢物理的话,有一条建议:物理学院的学习与高中竞赛是非常不同的,而科研又和本科的功课有很大的不同。早点了解这点应该很有帮助。
嗯,谢谢你的提醒啊!
高中竞赛也就是个基础而已,上了大学还是得好好学习多读些书的,不过不知科研到底是个什么感觉…
马上就该我考竞赛了,忽然想起来来你这里看看你的经历,因为现在集训真的不知道干什么好,有点迷茫了。
– -我才刚刚升入高一,明天学校就组织我们去高中物理竞赛初赛垫底去了…….
看了你的一些文章,感觉你的基础知识不是一般的差,就匆匆忙忙去看一些高级别的物理理论。
我当年应该是第18届全国物理竞赛吧,初赛是考了全市第二名进复赛,成绩应该是110多(满分是140吧),复赛还是第二,不过是全省第二(理论90多,实验40多),全国决赛是在郑州,悲剧了,因为我坐的那个位置窗户破了,天下着雨,不断往我的位置刮风下雨的,结果就作对了一道题,应该说是完全没法做题,理论巨烂,考了不到60分,还好实验仍然不错,上50了,结果进科大了
你这孩子看的出来条件很好,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扎实才行,不能说今天看这个了讲讲怎么回事那天又说把这个看了讲讲怎么回事,很多东西我看的出来你也不是很懂,比如说哥德尔定理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