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生命负责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信仰科学
最近因为地震的缘故又出来了好多号称预测了地震的民科,联想到很多长久存在的不科学的言论,深感普及、推广科学理念任重而道远。目前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甚多,然而宣传科学理念的文章却比较少,故有此文。
有一件事必须开头就指出:“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我说“信仰科学”一词的时候,指的是信仰科学理念,而绝非信仰科学知识。
那么科学理念都是包括什么呢?
1.科学是可证伪的。可证伪性,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举个例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可证伪的:因为从广义相对论可以推出光线通过太阳时会发生特定的偏折,而按照以前的引力理论则不会发生。我们只要做一个实验,看看到底光线是不是发生了偏折,如果没有偏折,那广义相对论就是错的。这就是可证伪性。为什么我们基本上可以信任科学得到的结论呢?就是因为科学的理论都是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每每做实验都没有发现它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很放心的在实验验证过的条件范围内仍然认为它是对的。
2.科学知识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们的确不应当迷信科学知识。这点其实非常容易理解,许多科学家的工作都是质疑前人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改进、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新理论的正确性。牛顿理论在宏观尺度、微观尺度分别被后来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取代,我们也不能认为后者就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即使是看似过时了的牛顿力学,在它该有的适用范围内,也仍然是相当好的近似。
3.做实验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是必须的,在医学领域就是双盲对比实验是必须的。
明确了什么是科学的理念以后,下面我将对一些理论进行分类划分,主要分为四类:已被证实的科学、尚未被证实的科学、与科学相关的哲学、非科学/伪科学。…
物院院衫设计稿2013
我们北大物院有个传统,每年都会搞一件院衫,前期广泛征稿、后期全民投票,搞的非常正规,结果就是每年的最终图案都非常赞,深得北大物院群众喜爱,甚至网上都有好多人表示想要购买。这几年我和isisxjy也在凑热闹设计稿件,贴过来望大家喜爱~
前几年我的设计见这篇日志:物院院衫设计稿2012&2011
《费曼路径积分》(2013) by physixfan:(鸣谢:我学物理死得早)(最终这个稿件通过投票成为了北大物院2013年的院衫!!)…
关于Google Reader的关闭和云计算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http://www.wsmlby.info/wordpress/?p=54 ,欢迎大家到此页面上讨论!
作为一个铁杆Google 粉,先表个态: 就这样关闭Google Reader是Google重大的错误。但是抛去愤怒和失望,我觉得应该仔细想想这个事件背后的事情。
首先先听我从我寒假前的一个事情扯起。
话说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为自己写工具的人.磨刀不误砍柴工。哪怕最后柴没砍到,可能已经搞出了好几套新版柴刀了。
作为大四学生,毕业论文是马上要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个伪文艺Geek,写论文内容什么不重要,显然先要装X使用Latex. 可是寒假在即,回家又不想带电脑。如果只是用Word就直接放在Google Drive或者Dropbox里面然后回去同步一下就可以了。可是Latex的话,难道我回家在家里还要安装一套庞大的Latex? 出于很自然的想法,我在我的EC2服务器上写了一套在线Latex编译环境。登录自己的Dropbox,选择一个目录和一个.tex主文件,系统就会自己把整个目录下载下来并且编译然后返回一个PDF。
好了,这样一个在线(云)latex编译环境搭建好了。我可以用了。
可是如果别人也想用呢?
在这里我不会公布我开发的这个系统的网址。因为我的服务器太弱了扛不住大家去访问的。我使用的是Amazon的Ec2云服务,是按照计算能力付费的。本人穷Dios一个,买不起大服务器啊。
问题是,为什么我开发的系统我让大家用,我却要为大家使用的计算资源付费呢?
这是我要说的重点。
如果我是一家公司,并且我能为这套在线Latex编译环境找到一个商业模式,那没问题。但是我自己一个人写出来玩的东西,我根本没有将它变成一个能够盈利的玩意的抱负。说的绝一点,我自己做出来给自己用的,我自己觉得好就行了,为什么要让大家用呢?我基于分享精神放出来给大家用,我为什么还要为此付出代价呢?
好了,现在回到Google Reader事件上来。…
套套神教圣经·创世纪
1:0 起初,神创造宇宙。
1:1 奇点是空虚混沌,一切物理定律都不适用,它只是物理定律的初始条件。
1:2 神说,宇宙需要时空作为背景,于是就创造了时空。神是用计算机计算宇宙的,所以时空必须是离散的。神把空间的最小单元称作普朗克长度(1.6*10^-35m),时间的最小单元称作普朗克时间(5.4*10^-44s)。
1:4 神发现,为了让宇宙形成缤纷多彩的面貌,时空只能是3+1维的。
1:4 神说,对称是美的。于是神让这个宇宙满足时间平移对称性、空间平移对称性、空间转动对称性等等,于是能量、动量、角动量等等是守恒的。
1:5 神说,为了避免计算时需要同时处理无穷多的数据,宇宙间必须存在信息传递速度的上限。神把这个数值规定为c=299792458m/s。
1:6 神说,
\[\nabla\cdot\mathbf{E}=\rho/\varepsilon_0\]
\[\nabla\times\mathbf{E}=-\frac{\partial\mathbf{B}}{\partial t}\]
\[\nabla\cdot\mathbf{B}=0\]
\[\nabla\times\mathbf{B}=\mu_0\mathbf{J}+\varepsilon_0\mu_0\frac{\partial\mathbf{E}}{\partial t}\]
于是就有了光。
1:7 神看光是好的,就让光速等于宇宙间信息传递的速度上限c,并且让之永远不变,不随参照系的改变而改变。
1:8 神希望宇宙生生不息,不断加速膨胀,于是创造了暗能量。于是光和暗分开了。
1:9 有光明,有黑暗,这是头一日。…
黑暗森林理论
导言
宇宙浩瀚无垠,繁星无数,地球怎么可能恰巧是唯一一个足以诞生生命的星球呢?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默认这个宇宙中是存在非常非常多的智慧生命的,人类只是其中一种。可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真的存在地外生命,为什么我们人类这么多年苦苦追寻,却至今没有观测到任何地外生命发出的信号呢?这个诘问被称作“费米悖论”。对费米悖论的解释,以及我对地外文明的看法,以及对星际战争的想象,都包含在黑暗森林理论当中。黑暗森林理论是刘慈欣在其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中提出的。为了防止以后每次跟人提起这个东西的时候都要让别人先读一套小说,我决定写这篇短文系统地介绍黑暗森林理论。
基本假设
公理0:光速是宇宙间信息传递速度的上限。
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公理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说明一下:1和2是原小说中的说法;0是我自己补充上的,这是一条物理原则)
黑暗森林理论
…获取人群漂亮程度数据的一个方法
这个想法最初的动机是这样的:我想做一些社会学的调查,研究一下一些统计规律。而在我想做的社会调查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难处理的自变量:被调查对象的漂亮程度,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7分女啊1分男啊之类的对人的相貌的评分。如果有了人群的漂亮程度的数据,我就可以把它作为自变量定量地研究很多问题,诸如:漂亮程度和幸福感的相关性;漂亮程度和智商的相关性;漂亮程度和收入的相关性;配偶双方的漂亮程度的差别有多大……如果得到的结果是相关性很强的,那就算是一个对人类现况的客观认识吧,如果相关性很弱,那就可以给广大不是很漂亮的人们一个很好的心理安慰了。
但现在主要问题就是漂亮程度这个量很难获取。总不能是发问卷的人给被调查的人直接打分吧,这肯定不科学。于是我想到了一个也许可行的办法:利用社交网络人人网,做一个应用,从这个应用当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这个应用的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