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osts from the ‘Ideas’ Category

4
Aug

IE浏览器用户智商低? Meme理论的伟大胜利

今天方舟子的一条微博引发了我的兴趣:“调查结果表明IE使用者的平均智商明显低于其他浏览器使用者。可能是因为智商低的人较不愿更新、改变浏览器。http://t.cn/aYPoqN” 微博里的链接正是发布这个调查结果的论文原文,写的非常正规、非常让人信服。

然而,这个调查报告发布者本人,却在几天之后在其网站上自己发布了澄清消息,标题就是《IE浏览器调查其实只是个恶作剧》,之后他又发了文章《这个恶作剧是如何开始及传播的》。。。也就是说其实这个调查根本就不存在,他只是自己捏造了这样一个调查报告出来!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论文却引起了广泛的反响,BBC\CNN\新华网\凤凰网等很多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体,都针对这篇论文做了报道及严肃讨论。就连我一向十分敬重、怀疑精神非常牛逼的方舟子居然都中枪了…还好他发了这条微博之后立刻就又发了辟谣贴。。。(话说,这则谣言真的很难被考据癖给戳穿 因为为了造谣传谣作者自己注册了网站 并且写了一篇十分正规的学术论文…)…

2
Aug

《三体》系列:高潮遍体,BUG永生

有剧透,慎入!!!

今天看书评看到了一篇三体III的评论《《三体3》:高潮遍体,BUG永生》,写的确实有道理,当时太激动太欣喜读得太快了,没有注意到那么多BUG。现在把三体系列的有BUG的地方都放到这里来讨论一下吧:

1.黑暗森林理论

黑暗森林理论是整个《三体》系列的核心,有关黑暗森林理论的对错,似乎很多人仍然在争论吧,我个人是属于认为它是正确的那一派的。因为这个问题的争论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先搁置争议吧,继续看其他BUG。

2.缸中之脑

三体III里面,云天明的大脑被单独发送到了三体文明中,然后人类期待他当间谍。可是,刘慈欣似乎没有考虑到缸中之脑的问题:一个大脑过去了,当他苏醒的时候,他怎么知道自己真的有了肉身,真的苏醒了,真的在和三体人实打实的交流;还是他只是一个缸中之脑,所有他看到的景象只不过是三体人专门设计给他的一台精妙的电脑发送的神经信号呢!如果连这个都无法分辨,他怎么敢开展他的间谍活动呢?如果他仅仅是缸中之脑,而贸然开展了貌似非常牛逼的间谍活动,最终让人类文明胜利了,那他的实际贡献仅仅是让三体人明白了他是间谍,而已。

关于这个致命BUG,三体系列的同人小说《三体X观想之宙》给补上了。

3.智子的存在

三体系列似乎非常重视光速不能被超过的问题,但是智子这个神一般的存在却让信息可以超光速传递(不需要时间的传递信息),而超光速传递信息就势必会违反因果律,这已经属于违背基本物理信仰了。现代物理对量子纠缠的解释应该是量子态的信息确实是瞬间传递,算是超光速,但是发送的是1还是0是纯粹随机事件,无法调制信息,从而也就无法超光速传递有效信息了。。

如果说仅仅是违背当前的物理原理这样还好,毕竟是科幻小说嘛,但是智子的存在却是和核心设定——黑暗森林理论相矛盾的。黑暗森林理论能成立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宇宙间的文明交流不畅,但是智子的bug存在却让交流又畅通了。。。而且连三体文明这种正常文明都造的出来智子,那宇宙中各个文明就基本不存在交流障碍了。。…

25
Jul

怀疑精神&考据精神

今天早晨起床后,便看到人人网上满屏幕都是转发的这样一条状态:“35,一个神奇的数字。动车相撞35人死亡,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鄂湘暴雨造成35人死亡。知道为什么死亡人数控制在36人以内吗?超过36人,市委书记这个级别的要撤职,所以一开始发生,就注定了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6。”相信常上人人网和微博的同学都看到了这样一条状态。当时我就很震惊,很义愤填膺。可是仔细一想我就开始怀疑这条状态的真实性,于是我并没有转发这条状态,而是发了条状态求证此事的真伪。这条状态没发出多久,就看到辟谣贴逐渐出来了。其实要想验证这条状态的真伪很简单,只要Google一下“河南平顶山矿难”,就可以看到2010年的来自网易和新浪的新闻写道,河南平顶山矿难47人遇难;鄂湘暴雨这种两个省份的自然灾害,跟市委书记有什么关系。基于这两条信息,就可以基本判断这条状态属于自己捏造的。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来自18点左右的搜狐新闻),现在动车组追尾事故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8人。而这38人毫无疑问仍然还是有所隐瞒的,在这之后应当人数还会继续上升。这篇日志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在对这条状态辟谣,因为这个谣言假的有点太明显。我只是想把这个作为一个引子来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一条惊人的消息,无论真假,因为人人网和微博上转发按钮的存在,传播速度快的惊人。无论是真新闻,还是假谣言,只要很短的时间便可以传遍整个互联网。可是辟谣者就没有这么给力,一般的辟谣贴不仅仅一定要费很大的口舌才能说清楚为什么某消息是谣言,而且它本身一定没有谣言那么吸引眼球。因此,这就造成了当今网络上的一个不可辨驳的现况:人人网和微博成了当今最大的造谣传谣基地,在我经历的这两年里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这样的谣言疯狂传播。有些人可能并没有考虑过这消息的真伪但是也转发了,或者是仅仅就是觉得有意思,知道它是假的也转发了。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却在客观上起到了传谣的效果,让更多没有那么强的辨别真伪能力的人看到了这些谣言。造谣传谣现象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性以及人们的心理原因造成的,可以说根本就是无法避免。

不要以为这样的造谣传谣只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才会出现,不要高估了所谓发达国家的平民大众。美国民众传谣的情况同样屡见不鲜,美国的twitter同样是谣言传播的圣地。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也不知道粉碎了多少由美国人民传开的谣言。因此不要碰到个什么事儿就把它归结为中国人怎么怎么样,为什么总觉得中国的人民大众就低别人一等呢。

既然在全人类的范围内,谣言都会如野火烧过草原一般疯狂传播,我们能做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呼吁大家建立起来怀疑精神和考据精神。在看到一条惊人的消息之后,点击转发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先略微怀疑一下它的真实性呢?如果觉得这条消息有假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先google一下看看这个说法是不是靠谱呢?有些消息只要简单的google一下就可以证实或者证伪;但是对于很难考证真伪的消息怎么办呢?对于这样的消息,我的建议是暂认为它可能真可能假,不要转发,在跟别人谈论起的时候也说清楚这消息真假难辨就ok了。

于是有人要问了,好吧,我怀疑某条消息的真伪了,那么我考证的时候怎么要知道哪些东西是可信的,哪些东西是不可信的呢?总不能什么都不信。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至少应该在心里建立起来这么一个靠谱程度优先级吧。首先一定要明确,在人人网上出现的状态、新浪微博以及twitter上的微博,他们是所有消息来源里靠谱程度最低的,因为很可能这些话本来只是随便构造出来的段子。其次,比较值得相信的地方,一般来说就是维基百科、大新闻网站(例如新浪网易等)、著名杂志报纸。最值得相信的地方,就是著名学术期刊,因为这里得出的学术结论不会因为转载而被夸张走形(科技新闻、养生小报导致的谣言实在太多啦)。而有一种信息来源目前无法界定其靠谱程度,那就是政府\专家说的话。对于这个问题,后面还会再谈到。

但是,其实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怀疑精神。下面我先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是不是自己有过怀疑精神:…

4
Jun

相关性 ≠ 因果性

专家说,常食海参使人变得更聪明!

科学研究表明,20~50岁男人射精越频繁,以后患前列腺癌风险就越低!

你深信以上这种说法吗?是不是为了变聪明我们就要天天吃海参?是不是为了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我们就要天天打飞机?

相信死理性派的读者,不会轻易就得出结论。但轻易下结论是很多人经常犯的毛病,为了分析类似这种结论的可信程度,我们先来看看这种结论都是如何得出的。

为了研究海参和聪明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通常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一定的人群中统计一下他们是否平时常吃海参,挑选出常吃海参的一组和不常吃海参的一组。然后进行智商测试,对总体结果进行统计,看看哪一组智商平均值更高,或者直接统计吃海参频率和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常吃海参的一组平均智商得分更高,那么研究人员就会得出结论:常吃海参和智商高之间是呈正相关的关系的。

但根据这个研究,有的所谓“专家”则声称:海参吃得越多智商就越高哦!为了提高智商赶紧吃海参吧!

相关性 ≠ 因果性

即便是假设常吃海参的组平均智商真的更高,并且调查对象人数真的多到了具有统计意义,“专家”的声明仍然有一个致命的逻辑缺陷: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这是一个经常被人混淆,也经常被一些团体故意混淆已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两个变量A和B具有相关性,其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并非只有A→B或者B→A这样的因果关系。一个很常见的导致相关性的可能性是A和B都是同样的原因造成的:C→A并且C→B,那么A和B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能说A→B或者B→A。

比如有统计表明,游泳死亡人数越高,冰糕卖得越多,也就是游泳死亡人数和冰糕售出量之间呈正相关性,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说吃冰糕就会增加游泳死亡风险吗?显然不可以!这两个事件显然都仅仅是夏天到了气温升高了所导致的,吃不吃冰糕跟游泳死亡风险根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从这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只依据统计数据是不足以得出因果性的,想要得出因果性,必须从理论上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确实有因果性,并且要排除掉第三个隐含变量同时导致这两个变量的可能性。

回到海参的例子上来。海参和聪明之间的正相关性,有可能是因为经常吃到海参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而富裕的家庭通常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以使得孩子更聪明;也可能是有一个或者多个基因,同时起到了使人喜欢吃海参和提升智商两种作用。如果不排除这些其他可能性,说吃海参可以导致更聪明的说法就是不可信的,我就绝不会为了提升智商去吃海参。

24
May

我的宇宙观

//本文仅为我个人的宇宙观 并且其中带有科幻成分 请读者自酌。

1.首先说明,本文中所出现的上帝,指的是除去道德属性的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即祂创造了这个宇宙(设计了这个宇宙的物理定律和设定了初始条件),并且具有全知全能等特征。数学上一个对象存在,即它的引入和现有数学体系无矛盾。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证明上帝的引入会导致数学内部矛盾,所以虽然我无法证明这种无矛盾性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仍可以认为上帝在数学上是存在的。(有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很多人仍认为“上帝能造出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吗”能证明全能的上帝不存在,这篇文章从逻辑上否定了该悖论的效力。)

2.在物理上要想判断上帝是否存在,需要有判决性实验。至今为止仍没有判决性实验提出,似乎足以暗示这是一个不可证伪的命题。于是在此就不再是科学范畴了,此时我们通常引入奥卡姆剃刀原理(不知道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理的同学请自行google之)。可是它仅仅是一个哲学观点,用它来评判上帝是否存在未免过于鲁莽。所以上帝是否存在,纯粹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3.然而,引入上帝存在这样一个假设,可以使得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变得简单合理,即我更加倾向于假设上帝存在。主要理由有:(1)任何一个学物理的人,都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宇宙的物理定律是如此之美,一定是精心设计出来的。(2)这个宇宙中的物理常数,例如精细结构常数,是如此地被精心调整,以至于它稍微变化一点点,我们人类这种智慧生命便不会出现,甚至恒星都将不存在。解释这个问题可以用人择原理(不知道什么是人择原理的请自行google之),但是人择原理总给人一种诡辩的感觉,而且它同样是不可证伪的非科学理论。个人认为人择原理并不比引入上帝存在更高明。(3)我们宇宙中有牢不可破的因果律,凡有果必有因。顺着因果关系推回到最原始的因,那便是宇宙大爆炸奇点。在此处物理失效,大爆炸奇点是如何产生的,物理无法回答。于是引入上帝创造了大爆炸奇点是最自然的假设。由以上几个理由,我们可以认为假设上帝存在可以更自然地解释我们现在这个宇宙。

4.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缸中之脑”思想实验,它指出,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分辨以下两种情况:(1)我活在真实的世界中;(2)我其实只是一个大脑,大脑的输入输出神经连接到的不是真实的肉体,而是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精确地控制着输送给神经的电信号,以至于让你同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进一步地,因为大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它也只是一堆满足物理定律的粒子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而已,于是计算机可以连大脑一起给模拟了,于是我们便只是一行行程序数据。我们不妨把这样的宇宙称之为虚拟宇宙。于是,我们其实没有任何办法分辨,我们到底是生活在真实宇宙还是虚拟宇宙,因为这二者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这篇文章给出了更详细的阐述。)…

17
May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干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属于终极追问,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是我相信更多的人根本就没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我今天就写一写最近想出来的一套自己的理论吧。

很久以前,我一直把人生的意义和生命活着的意义相混淆。生命活着的根本目的只有两个:继续活着和繁衍后代。于是,我曾经就把这两件事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去做。继续活着就意味着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要活的更久;繁衍后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追个好MM然后多生孩子。其他一切,比如年轻的时候去学习、再往后搞事业赚钱,其实最终都是为这两件事情服务的。所以其实曾经我是把追MM看做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任务的,远远比学习什么的更重要。(但是因为太怂了没怎么实践过 哈哈。)

但是,前一阵子和小Yeti聊天的时候,她的一句话让我的世界观彻底崩溃了:当我死了之后,我哪还管我的基因跑哪里去了。这句话太深刻了。于是我就在反思人生的意义,曾经那个看法未免太过唯物了,其实死后的世界确实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应该完全当做它并不存在的。于是我又拿起了更久以前的一个想法,其实活着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追求快乐而已。最近的思考让我把这一想法稍微完善了一下,于是形成了下面一个公式: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使$$\int_{birth}^{death}{Happiness}*dt$$取最大值。

其中的Happiness函数是指快乐或者幸福,其定义又是众说纷纭,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里姑且认为它就是你心目中对于快乐的主观定义就可以了。(补充:个人感觉这里的Happiness值应该规定为只能取正数,否则后面的推论有的就不对了。于是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没有考虑到痛苦的作用 尚需完善)。这个公式表达的意思就是:快乐值对一生的积分应当取最大值。我们不妨把该积分值称作快乐度。

上式是一个泛函取最大值的形式,我们可以对它取变分从而写成一个比较漂亮的等式:

$$\delta \int_{birth}^{death}{Happiness}*dt=0$$

即快乐度的一阶变分为零。学过理论力学的人可以马上联想到,这个等式其实和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表达式几乎完全一致,因此我们不妨把我这个理论称之为最大快乐度原理。(补充:单从一阶变分为零也可以推出快乐度取极小值的情况。但是正如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表达式实际上也并没有保证不会取稳定值和极大值,我们可以暂且认为该表达式只需要一阶变分为零就足矣,到底是极大还是极小还是稳定值是容易判断的。)

采用这个表达式有这么几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