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Recent Articles

15
Jul

美国房市 Time The Market: 是不是应该2021年再买房?

作者: physixfan

我自己还没买过房 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学习的BayFamily老哥的文章和视频。理论上来说,股市普通人是无法 consistently time the market 的,所有市场上已有的信息都已经反应在当下的价格中了。但是房市高手是可以做到 consistently time the market 的,因为房产买卖手续费高、流动性低,价格相对于各种信息是有滞后的,而且买房涉及一大笔钱,有很多人可能在一些特定时刻即使知道价格偏低了也买不起,有很多人可能在特定时刻失业了即使不想卖房也得卖。

现在大家都知道美国因为疫情的缘故失业率巨高,但是好像目前房价并没有在下跌。为什么呢?似乎这个道理是这样的:现况是卖家比往年少了很多,从Redfin上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疫情开始后让成交量比去年低了不少,卖家少则供需关系会稍微偏向于供给不足。

以西雅图地区为例,卖房的人在今年3月以后和往年相比少了许多,交易量的趋势也是类似的。

目前失业的人可以暂时申请先不还房贷,进入forbearance状态。但等到这个宽限期结束了,forbearance状态里的人会有一部分转化成delinquency,当delinquency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供需关系就会大变,房价就会开始猛跌。所以可能等到2021年再买房会抄到底。这个观点是BayFamily老哥做的视频中的观点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最后分享一个网站 感觉这里关于房产的数据很全面更新也比较及时 如果大家有其他看数据的网站也欢迎推荐:

7月初出的那一期报告,就已经可以看到Delinquency开始猛增了。这应该还只是刚刚开始。


【2021.4 更新】半年前time the market彻底失败:joy: 房价已涨疯 于是又写了篇美国房价的思考《2021年美国买房的一些思考》。…

22
Jun

中文互联网的内容产出为什么渐渐枯萎?

作者: physixfan

中文互联网和英文互联网在内容质量方面的差距有目共睹。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 审查制度。现在在国内建个博客、论坛,都需要域名备案的。一旦稍微有点流量了,就会被请喝茶,就需要审核里面的所有内容,成本都是站主承担。维护博客论坛这种事儿闲着没事儿凭借兴趣玩玩还可以,一旦需要行政成本了,就会极大的降低积极性。另外,以文学和思想为追求的文艺创作,是需要不受限制天马行空的环境才有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的。以国内现在的氛围,创作出来的作品能不能发出来、发出来之后过一段时间会不会被举报然后引火烧身,都是未知数,对人身安全都可能产生威胁,自然创作积极性就大受打击了。

2. 搜索引擎太烂。一个小的博客小的论坛,要如何在没有运营经费的情况下,持续吸引人进来看进来讨论呢?在中文互联网上,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在英文世界就有办法,那就是Google。只要你的博客内容足够好,只要你的论坛上讨论的问题足够专业,相关人士在搜索相关关键词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地方,并且持续关注。在百度上呢?呵呵。一个小网站不交保护费还想排进首页?想得美。百度和腾讯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导致中文互联网内容产出的一个主要阵地–微信公众号–上面的文章无法被百度搜索到,这进一步导致了中文互联网上发掘优质内容和优质内容被发掘的困难。

3. 中文互联网上单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很难盈利。在中文互联网中,创作者为了盈利,只能接软文广告、引流到收费平台上等等,俗称“割韭菜”。平台为了盈利,只能不断的拉新的投资、扩大用户数量,无法只对质量负责。在英文互联网中,创作者和平台方有多种多样的盈利方式,比如写文章的话可以通过Google AdSense的展示广告赚钱、做视频的话可以通过Youtube自带的按播放次数计费的广告赚钱、文艺创作的可以通过Patreon让粉丝付费支持等等。创作者只需要专注于创作或传播高质量信息,有人喜欢看,就能赚到钱;而平台也可以只追求做一个小而美的平台,不一定需要一轮轮投资不断地扩大用户数然后追求上市。

4. 中国吃饱了饭主要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还是太少。相信看过英文Wikipedia的人都会有一种敬佩感,里面的内容实在是太全面太丰富。估计中文互联网界都很难想象为什么会有人花那么多精力免费写那么多优质内容。然而英文世界里就是有那么多吃饱了饭没事儿干,主要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就是不求赚钱写东西只求自己开心。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太多的人都在忙于生计,没有闲工夫追求不赚钱的东西。…

17
Jun

小小的得意一下😂

作者: physixfan

10
Jun

股票应该什么时候卖?(我的回答:永远不卖)

作者: physixfan

这几天跟朋友聊起来投资股票的问题,让我想起来,在中国长大的朋友们有很多人对股票的认知和我有本质不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股票应该什么时候卖?

有相当一部分中国长大的朋友们会回答:低买高卖,股市涨的差不多了就该卖了。不把筹码兑现,就不算自己赚到了。

我的回答是:永远不卖。除非你真的需要用到这笔钱要用来消费了,通常这会发生在退休后收入骤降之后,还在工作的时间段内就不要考虑卖股票了。(注:出于Rebalance的需要而调整仓位不算这个语境下的“卖出”。)

当然,我这个回答的前提是买股票就要买大盘指数(即美国的SP500指数或中国的沪深300指数,详见《为什么我一直在推荐买大盘指数基金》)而不是买个股。(美国)股票的大盘指数在几十年至上百年的时间尺度内,是在所有大类资产中表现最好的,没有之一。随手贴一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如果你只是因为股票短时间内涨了就把它卖掉了,很容易错过真正大的涨幅。股市真正的威力就在于长时间的复利,而想要获得这种力量,就要把自己的资产的一个显著比例的金额长时间的投资在里面才可以。

为什么中国很多人在房产投资上赚到了大钱,而很少有人在股市上赚钱呢?我个人认为,除了房产可以获得比较安全的杠杆这一独特优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少有中国人会真正把自己资产的大部分投入在股市当中并且长时间不撤出。

股票应该永远不卖其实也是美国投资界的主流观点。为什么我认同这种观点呢?原因就在于应该如何看待股票这个东西。我们不应该把股票看成一个受市场短期情绪影响的涨涨跌跌的东西,而应该看穿他的本质:你拥有股票其实是拥有了一小部分公司权益。如果你买的是美国的大盘指数SP500,那就相当于你拥有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约等于经营的最成功)的500家公司的权益的一部分。不管世界如何改变,美元现金可能贬值,股票甚至将来也许都不再用美元计价,但这种经营的好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始终会很强,他们的股票就始终会是一种好的资产。只要你相信人类文明一直在进步且将会继续进步。

长期看能永远涨的资产真的不多,我个人认为只有股票(SP500指数或沪深300指数)和土地(有活力的大城市的房产)这二者而已。不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现金长期来看一定是要贬值的,哪怕是存定期有利息也会贬值。所以,既然你可以持有永远涨的资产,为什么要把它卖掉呢?

注:如果股票出现了明显泡沫,那还是应该适当卖一卖的,不过即使是今天的美股,泡沫程度也远不及2007年的中国A股和1980年代末的日本股票。…

31
May

我对中美关系的一点浅见

作者: physixfan

2020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无数的大事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让众多的朋友们患上了“政治性抑郁”。5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了一项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公告,让众多在美国读理科PhD的朋友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其实不光是对我们这种在美国留学生活的人,我个人认为,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内,中美之间的关系都将是对其命运影响最大的事情之一。于是对于中美关系接下来走向的预判,也就自然是一件极其重要的需要思考的事了。这篇文章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幼稚的浅见。

相对崛起的中国和相对衰落的美国

如果要问过去的30年世界的权力构成是什么样的,那答案毫无疑问就是我们中学政治课本里说的“一超多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霸权,世界的和平靠美国维系,而美国自身也从这个由它主导的全球统一市场中获取利益。

但是其实我认为这个体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稳定的,美国从这个体系中获取的利益并不足以覆盖它在军事上的付出(这点可能和很多中国网民的观点不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全世界都在某种意义上占美国的便宜。而其中获益最大的,就是中国。

下图是 Ray Dalio 通过研究画出的一张图,每一条线代表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相对影响力。其中蓝线是美国,红线是中国。

图片来源: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by Ray Dalio, Chapter 1: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chapter-1-big-picture-tiny-nutshell-ray-dalio/

可以看见,美国在世界上的相对影响力实际上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左右达到了顶峰,之后就一直在缓慢下降了(注意美国的绝对实力肯定仍然在上升的,只是相对实力在下降)。而中国那条线则非常引人注目,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相对影响力就一直在以一个陡峭的趋势在上升。

实际上即使不看 Ray Dalio 的分析,单从GDP总量上来说,也能看出二者的趋势。下图是世界银行的GDP总量图,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相对差距在迅速缩小:

在2019年,中国的GDP总量大约是 14.2 Trillion USD,而美国的GDP总量大约是 21.2 Trillion USD,中国的GDP总量已经从三十年前的一穷二白,变成了达到了美国的大约67%。中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二了。

以前的世界第二都怎么样了?

上一个世界第二,是日本。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美国用了一系列手段打破了日本的自然发展,日本随后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现在大概是失去的三十年了)。

再上一个世界第二,是苏联。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GDP总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美国的约71%(1995年),实际上在达到了60%左右的时候美国的制裁措施就已经开始了;苏联的GDP总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美国的约一半(1980年代)。

也就是说,以历史为镜,现在的中国从GDP总量上来看,已经达到了威胁到了美国的地步了。我认为美国政府绝对不会容忍中国继续正常发展,以至于按照GDP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外推的话可以在几十年后GDP总量超过美国。

因此我认为美国政府开始遏制中国的发展已经是历史的必然了,并不是中国是否选择韬光养晦就能左右的了,也不是哪个总统的个人意志所能主导的。遏制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了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为数不多的可以达成一致的议题了。

有一个词叫“修昔底德陷阱”,就是专门描述这个现象的: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我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中美都有足以灭掉全人类的核武器,对土地的争夺也不再像农业社会那样有吸引力,那么中美之间的打到对方本土的全面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我认为在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的较量,以及在一些周边地区的局部战争,却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中美各自想要的是什么?

14
May

一种加杠杆方式的简介和探讨:滚动购买长期期权 (Rolling LEAP Options)

作者: physixfan

注:如果你对期权没有任何了解,没听说过 Black-Scholes 模型、不知道期权的 Implied Volatility (IV), Delta, Theta 值是什么意思,请立刻关闭本页面并买一本《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或类似的教科书学习一下,然后再来读本文。在投资时千万不要买你不够了解的东西!

在《年轻时应该加杠杆:让一生中的风险变均衡》中我讲到一种(可能有争议的)理论:为了让一生中的风险变均衡 (diversifying over time),在年轻钱太少的时候应该加杠杆买股票大盘,在变老的过程中逐渐去掉杠杆,并且在退休后让股票大盘比例降到很低(债券比例相应升高)。这个理论的最初来源是这本书《Lifecycle Investing》。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倡导的加杠杆方式并不是最简单易行的直接购买杠杆ETF如UPRO,而是滚动购买长期期权 (rolling LEAP options)。我之前对这种加杠杆方式并不熟悉,是仔细读了这本书和近期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才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篇文章准备稍微讲一下这种加杠杆方式的具体操作和优缺点。

Rolling LEAP Options 的操作方式

所谓 LEAP options,全称是 Long-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options,其实就是长期期权的意思。虽然名字很花哨,但其实就只是 expiration date 比较远的期权(一年以上),在购买时和买普通期权一样并没有特殊的地方,券商那里也不会特殊标注它属于 LEAP 期权。

我们的目标是长期加杠杆买股票大盘(SP500指数)。但是期权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再长期,它也总会有 …